阀门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为准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国内阀门制造业水平与较高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好多高参数、高温高压、高磅级的关键阀门原一直依赖进口,为了力促阀门国产化,在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后,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作出的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要求,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一起,部署制订了相关领域重大装备的阀门国产化方案,并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如今阀门国产化在国内阀门行业已形成共识。
经过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的科研、设计、制造和用户相结合的共同努力,联合攻关,已卓有成效。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水利枢纽”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百万吨乙烯改造工程、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油气管道输送、煤化工、大型船舶、城市污水处理等重大工程装备项目和核电、石化、冶金,电站等领域上,除少量高参数安全阀和调节阀需进口外,实现了阀门国产化,从而改变了重大装备关键阀门长久受制于国外的局面。并争取在短期内尽可能重大工程项目和关键阀门实现国产化,或部分实现国产化,使我国阀门制造业走在世界前列。
从零开始加快阀门国产化步伐中国阀门国产化,历来是任重道远的。当初我国提倡阀门国产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层层阻力,更多的是争论不休。经过老一辈阀门行业有关专家和核工业部分科研部门攻关与协调下,能用国产的,坚决用国产的,在国产化方面尽量打擦边球,为国家节省外汇。
我国阀门国产化当初是一无所有的,从零开始,并从核电站和核化工、以及石化设备上开始立足国产化,在80年代攻下了*台60万核电机组有关工程上关键项目,后来在搞秦山核电站时,宁波阀门厂作为核工程管件阀门的国产化试点企业,为阀门国产化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大阀门国产化的力度,随着阀门行业制造工艺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企业采用了*树脂砂脱箱造型线生产铸件毛坯,铸件化学成份采用直读光谱仪进行快速分析,采用钴60γ射线对铸件进行缺陷探测;锻造采用胎模锻和多向模锻等*工艺。在进入21世纪后,阀门国产化步伐加快,在有关重大工程项目国产化有了业绩。
国务院在下达《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后,带动装备制造业全面振兴。为此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通协等国家有关部门早就提出争取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逐步实现重大装备阀门国产化的计划,其中提出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关键阀门、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阀门国产化等,通过引进关键技术和自主开发,并在法规和政策上给予了许多优惠,于是相关阀门企业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国家做好阀门国产化工作。上下形成共识,阀门国产化取得了可喜进展。
核电阀门国产化取得重大进展核电站关键阀门是核电站的重要设备,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进口,国外一直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以赚取高额的利润,因而也成为制约中国核电国产化的瓶颈之一。国内核阀研制起步于60年代初。到目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内已形成了规模的核级阀门设计、实验、制造、检测能力,并为秦山核电站一期、二期建设等提供了大量的核级阀门,为核阀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骨干企业积极行动,主动克服困难,为国分忧,挑起研发与制造的核阀国产化重担。目前,国内已有19个企业获得了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承压设备设计和生产资格许可证,可设计和生产核阀。其设计、生产阀门的种类有闸阀、截止阀、调节阀等。这19个企业中具备设计生产核Ⅰ级阀门的企业有5家(中核苏阀、沈高、大高、上阀、上海良工)。目前,国内已成功研发了压水堆核岛核Ⅰ级电动闸阀、止回阀、电动波纹管截止阀、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用核Ⅱ级电动波纹管钠截止阀等具有较高水平的核阀。
近两年,核阀制造企业分别与中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等业主单位,联合在一些关键核阀的研发上取得了进展。根据目前秦山、红沿河项目核阀招标情况,结合阀门行业已有的能力及业绩,红沿河1、2号机组阀门国产化率将达到35%左右;再经过1~2年的攻关和研发,核阀制造将有大突破,在红沿河3、4号机组上国产化率有望实现60%。
随着核阀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阀门行业部分产品已经进入领域,体现了我国阀门的已达到一定制造水平。该产品的市场空间广阔,也为阀门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广核与中核苏阀、大连大高阀门、江苏神通阀门签署了《核电阀门国产化开发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广核集团与国内阀门企业联合研发核阀工作已全面启动。